手足口病防治知识
发布时间: 2011-12-21 浏览次数: 129
   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对婴幼儿危害较大,该病多发于夏秋季,5-7月份是发病高峰,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,该病隐性感染率高,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,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,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。属于丙类传染病。
    一、流行病学
    1、病原体: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(EV71)和A组柯萨奇病毒(CoxA)、埃可病毒(Echo)的某些血清型。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。
    2、传染源:人是人肠道病毒唯一宿主,患者、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。
    3、传播途径: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,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、唾液、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,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,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,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。
    4、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,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,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,主要学龄前儿童为主。
    5、流行特点: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。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。此病传染性强,传播途径复杂,流行强度大,传播快,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。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,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,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,以夏、秋季多见,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。
    二、临床表现
    潜伏期一般3-7天,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,多数病人突然起病。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-2天或发病的同时发热,多在38℃左右,并出现丘疹或疱疹,主要侵犯手、足、口、臀四个部位;有不像蚊虫咬、不想药物疹、不像口唇牙龈疱疹、不像水痘的“四不像”特征,临床上更有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的“四不”特征。由于口腔溃疡疼痛,患儿流涎拒食。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,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,周围有红晕,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,唇齿侧也常发生。手、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,皮疹不痒,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,然后消退;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,内有混浊液体,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,如黄豆大小不等,一般无疼痛及痒感,愈合后不留痕迹。手、足、口病损害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。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。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等致病性并发症。
    三、诊断
   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①好发于夏秋季节。②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,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,呈流行趋势。③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,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,继之口腔、手、足等部位粘膜、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。④病程经过较短,约4~10天,多在一周内痊愈。散在发生时,须与口蹄疫、疱疹性咽颊炎、风疹等鉴别。
    四、治疗原则
    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。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为主。在患病期间,应加强患儿护理,做好口腔卫生,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。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、脑炎、脑膜炎等,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就诊、复查进行检测。
区卫生局要求村卫生室不留发热患儿、不具备治疗条件的疗机构不能收治患儿、重症患儿必须转到潍坊市人民医院。
    五、预防原则
   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,加强监测,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。对患儿要加强护理,做好口腔卫生,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,出现心肌炎、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。最新总结的15字防治措施:“洗净手、喝开水、吃熟食、勤通风、晒衣被。”